您当前的位置:中国科技商情网资讯正文

情人节为何变成消费主义的照妖镜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20-05-20 19:02:56  阅读:98 作者:责任编辑NO。魏云龙0298
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群众号“牛顿顿顿”(ID:creatviewer),作者:东半球第二正派の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
不知道从何时开端,520也变成了情人节,许多人听到这个词,榜首反响便是玫瑰、米其林餐厅、红包、礼物。

商场走一圈,各种围绕着情人节的宣扬活动扑面而来,如同不花点钱就对不住女朋友似的。

可是口袋比脑袋还洁净的我,现已买不起礼物了。

想了一下最近半年,我没有给阿姨买过任何礼物,但咱们爱情依旧好的很,我觉得我找到了真爱。

钱包告诉我:仍是富婆好。

在我追到阿姨之前,我的前前前女友总是劝诫我:越是美丽的女孩子越会哄人。

我的前前女友总是劝诫我:那些跟你讲一年其实有14个情人节的姑娘,都不是什么好人。

我的前女友总是劝诫我:假如你再找女朋友,尽量上半年找。

下半年:六一,七夕,中秋,国庆,重阳,双十一,平安夜,圣诞,复活节,感恩节,元旦,新年,元宵节,年过的晚一点,还能赶上情人节。

追女孩子,开支太多了。

回忆起我的那些花儿,经常感动于她们对我的那种朴实和关心,也慨叹于消费主义对节日的异化。

好像每一个节日都变成了消费节。

01

都说近代最成功的营销是钻石,但我觉得爱情才是,由于爱情,衍生出了许多的消费场景,巧克力,玫瑰和钻石,还有那些一年到头数不尽的“人工”情人节,都是这个头号消费IP的衍生物。

每个人物,都是钱包的天敌。

2月14号是一年的14个情人节之一,也叫圣瓦伦丁节,听说,这个节日本来是为了留念欧洲中世纪一位叫做瓦伦丁的修士,他在其时严格的“禁欲主义”的阻遏下,依旧英勇的去寻求爱情,这好像应该是一个凄美刚烈的爱情故事。

可是谁能想到,这个所谓的自古以来的西方“传统节日”,其实是一个卖贺卡的公司发明出来的泡泡。

上世纪20年代,一家做圣诞贺卡的公司,在圣诞节快完毕的时分,依旧有许多库存没卖出去。

新年过完,就没有人会买贺卡了,怎样办呢?

他们得找到一个让人们消费贺卡的理由。

在翻遍了各种古典名著后,他们找到了圣瓦伦丁的故事,这个故事中,有圣人,有爱情,更重要的是也有卡片。

商业的逻辑完美闭环。

所以,一个忠贞不渝,以死相争,不行考证的凄美爱情故事,就被编造出来了。

随后,贺卡大卖。

嗅到商机的各路商人,雷厉风行,花商,糖块商,酒店餐饮不谋而合的开端大肆宣扬。

所以送鲜花,送巧克力,喝葡萄酒,一个又一个“情人节传统习俗”就被发明了出来。

这段虚拟的罗曼史,也毫不隐讳的撑起了西方一个重要的“传统节日”。

爱情肯定是咱们当今社会一个变现才能最强的头号IP。

七夕,元旦跨年夜,圣诞节,平安夜都成为了情人节的变种,被荷尔蒙驱赶着的情侣们力争上游的,在这些消费符号里shopping,互诉衷肠,约会,送礼物,烛光晚餐。

不管什么日子,都能够变成一场你侬我侬的消费狂欢。

消费主义高举着富丽的幌子讴歌着爱情。

商业,利益和本钱,总是具有让人不可思议的力气。

02

母亲节刚过,但许多人并不知道,母亲节的兴办者十分懊悔创立了这个节日,乃至在她的后半生一向在和那些借此营销的商人作奋斗。

母亲节的背面,藏着一个与消费主义反抗的故事。

母亲节,本来是一个向咱们生命中最特别的女人问候的节日,它的兴办者是一个叫做Anna Jarvis的一般美国女人。

她终身未嫁,也没有子女,她的母亲是一个为女人权力奔波终身的人,从前在南北战争中,安排守在后方的妈妈们,救治了许多在前方受伤的兵士,在争夺女人权益和推进卫生变革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奉献。

为了留念她的母亲和许多女人做出的奉献,Jarvis一向为此奔波,期望树立一个“母亲节”,把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推行成一个法定假期。

康乃馨,是Jarvis母亲生前最喜欢的花,也一向是Jarvis 宣扬母亲节的符号。

母亲节的推行之路并不顺利,开端,许多国会议员都对立把它作为一个法定节日。

可是看到商机的花卉职业参加进来,成为了暗地推手,开端了对母亲节的运作。

总算,1914年,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正式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日定为母亲节。

随后,母亲节开端被剧烈的商业化,这也成为了Jarvis终身中最具有挖苦意味的转折点。

美国的花卉职业开端大力宣扬康乃馨的各种佩带办法,还趁机在母亲节这一天进步价格,牟取暴利。

制作贺卡和糖块的商人也敏捷出动,推出了许多定制的礼品,用广告轮流轰炸着美国人民的神经。

过度的商业化,让Jarvis觉得母亲节失去了本来的宝贵意义。

1902年,她开端呼吁咱们不要在母亲节当天购买康乃馨和礼物,并揭露对立那些从前支撑她兴办母亲节的商会,乃至还对花卉职业提起了诉讼。

1923年,她搅黄了费城糖块零售业联盟的母亲节大会。

1925年,她搞砸了一个在母亲节筹措善款的慈悲活动,并因而被捕。

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

她先是用前半生兴办了母亲节,然后又用后半生与之对立,像极了亲手翻开潘多拉魔盒的潘多拉。

03

大幕一旦摆开,注入了本钱毅力,就开端具有了坚强的生命力,在美国风行起来的母亲节,紧接着也在全国际流行起来,并敏捷的演化,本土化,商业化。

母亲节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,全国际的人都在用鲜花,礼物,乃至各种奢华品,来表达着对妈妈的爱,每年数十亿的消费也由此发生。

与此同时,Jarvis也一向和那些使用母亲节营销的本钱家打官司,几十年的时刻耗尽了她的积储,终究破产。

Jarvis和商业化力气的奋斗,完全的失利了。

这个用后半生来保护母亲节朴实的女人,眼睁睁看着母亲节在商业化的道路上,头也不回的狂奔而去。

1948年11月24日,84岁的Jarvis孤身一人,双目失明,身无分文,在疗养院逝世。

挖苦的是,那个收留她的疗养院的费用,终究竟然是那些她从前最不屑的鲜花糖块商人们付的。

04

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他的《消费主义》中说到了“消费主义”的内涵逻辑:

消费不只表现在物质文明上,更表现在文明意义上,消费表现个人身份,消费的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。

现在好像每一个节日都变成了商家们的促销日,商家们极尽关心温顺之能事,不断的灌注:

伴侣作业很辛苦,你的日子不容易,她的情感不顺心,你需要被呵护,你需要被了解。

终究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:来吧,买买买吧!

包包口红能够消解你的全部苦楚,礼物和红包能够表达你的全部感谢,钻石和黄金能够见证最持久的爱情。

一波和又一波的消费主义大潮冲刷着人们的认知。

Roland Marchand曾在《宣扬美国梦》中说到:

消费主义让身处底层的人感觉,尽管日子问题重重,可是依旧有“具有”美好日子的办法:也便是和那些“上层”人相同消费。

攀比,仿照奢华的消费,让跻身上层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可行的操作。

被消费主义威胁的群众,好像总是关于广告和产品上的那个logo,怀着无限的认同和敬意,那是一种代表更上层,更高档的符号和价值理念。

好像只需咱们买了它,接受了这种日子方式,就也成为了更“上层”的那种人。

这是“消费主义”对今世人群的价值观清洗。

17年的时分,有一个十分热的微博,一个直男问:七夕送女朋友什么礼物比较好,200块钱以内?

有一些高赞的回复刻不容缓的发出了归于消费主义年代的呼吁:

200块,不如送她一个自在。

这些谈论几乎便是句句扎心,酣畅淋漓的演绎出了消费主义下的薄凉。

05

其实,消费是没问题的,可是把消费当成一种主义,就成了问题。

一年12个月,咱们有了不止14个情人节;一年365天,咱们恨不能拿出300天来促销和狂欢,并且都是以爱之名。

有些人开端高呼着要给全部标上价格,有些人低吼着翻开钱包要买走一切,本来一些朴实的东西,正在渐渐消逝。

从前,我也是个中二的文青,也经常对国际有一些不知深浅的臆测,那个时分很喜欢读韩寒,我记住在《1988我想和这样一个国际谈谈》里有这样一段话:

这样的旅行在我年少时从前幻想过许多次,夜晚的国道里,我带着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子,开着自己朝思暮想的车,去往不知道旅程的结尾。

不知道旅程怎样会有结尾。

旅途上没有疲惫和困意,咱们聊着电影和音乐,穿越群山和森林,终究停在一泓无人的湖水周围,有一个没有一点经济脑筋的人开的酒店,洁净廉价。

它好像正在渐渐的变稀有,可是期望你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依旧能够具有。

数据来历:

  • 《冬吴相对论》

  • 季卫华《情人节来源的三个传说》,北方牧业2004

  • 邱昱《全球化语境下中西节日文明传达的比较研讨》安徽大学,2015年

  • 张明,于井尧《西方文明与教育史》山东教育出版社,2013年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