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亿欧网”(ID:i-yiou),作者 小北,编辑杨旭然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在《三体》中,歌者文明扔出了一张纸片大小的二向箔,太阳系变成了二维化平面。
刘慈欣描述了这样一个多维并存的宇宙:在四维空间中,三维物体的内部结构可以被透视,人们能够正常的看到人体的无限细节,骨骼和内脏、血液在心室间的流动和瓣膜的开闭。
一粒微观质子的二维展开,能够包裹整个星球。通过在上面雕刻集成电路,再将维度收缩至十一维,三体世界用两粒质子监视了整个人类世界......
如果将中国零售业70年的发展历程二维化,你会发现,这是一幅从单维业态主导到多维业态并存,高维业态降维打击低维不断重复上演的“清明上河图”。
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,中国零售业由百货商店主导了近半个世纪;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,超市业态从欧美导入中国,取代了百货的主导地位;
2010年之后,电子商务的成熟又逐渐冲击了超市的主导地位;2016年起,以“线上线下融合”为最显著特征的“新零售”革命,对38万亿的社会零售发起总攻。
在一轮又一轮摧枯拉朽的降维打击背后,技术的驱动轨迹清晰可见。
电脑收银机、条形码、POS系统、物流管理、供应链管理、库存管理等信息化系统,成为超市大规模扩张的支撑,沃尔玛、Costco等零售巨头崛起;90年代超市导入中国后,依然是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物美、苏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。
2010年之后,移动互联网的兴起、支付手段的完善、物流效率的提升,让电商迅速脱离PC时代加速成熟。如今,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提供了支撑,新一轮零售革命兴起已然具备了基础条件。
《三体》中太阳系的二维化意味着覆灭。但在零售行业,结局也许不一样。
1995,“狼来了”
1995年12月5日,北京零售圈来了位“不速之客”。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侧,一家8000平米的大商场拔地而起。
在这之前,国家对商品统购统销,人们购买商品要在百货商店的三尺柜台前排长队,凭票购买,当时的“李佳琦”——明星售货员张秉贵所在的中国百货公司,是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店,供应着其他地方买不到商品,经常发生由于抢购商品而挤碎玻璃柜台的事件。
而这家商场中,商品都摆在货架上,任顾客自由挑选;身穿白色制服、戴口罩的师傅现场制作面包,服务员滑着旱冰鞋满场给顾客服务;选了商品可以放到购物篮或手推车中,到门口的电脑收银机处结账。最吸引顾客的是,这里的商品价格比百货商店便宜两三成。
1995年,首家家乐福在北京开业
这位不速之客就是首家进入中国的外资超市家乐福。身处它旁边的商店,无论是已上规模的朝阳百货大楼、燕丰商场,还是刚开业不久的百姓购物中心都受到强烈冲击,“三公里内同行无生意”。
大家都惊呼“狼来了”,燕丰商场当机立断下调1000多种商品价格以应对。
随后沃尔玛、万客隆、麦德龙、乐天等外资超市纷纷在一二线城市落地,本地原生零售业损失惨重。以1997年为例,北上广深等城市中的212家百货商场中有119家首次出现了利润下滑,1998年甚至被称为“百货倒闭年”。
超市诞生的背景是美国1929-1933年间的经济大萧条。由于经济低迷,消费者购买力大幅下降,大量商品囤积在仓库。当时一家食品烘焙公司的商店经理Michel Cullen租用郊区的一间车库改造成商场,名为King Kullen。郊区租金低廉、商场大量采购商品压低了采购成本,商品价格降低,得以吸引消费者。
20世纪60年代,美国经济复苏,消费者购买力提升,同时信息化工具和系统的出现,使超市能够科学地管理购、销、运、存各个环节,大幅度的提升商品的流通速度和周转效率,跨区域管理多家门店成为了可能。
连锁业态下的超市的采购数量指数级上升,提高了超市向上游的议价能力,让商品的价格更低,人们加速脱离百货商场。
能够正常的看到,连锁经营超市的出现,不只是一场销售形式的革命,更是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应用引发的全行业变局,百货商场成为了变革中被屠戮的对象。
外资超市进入中国之前,从1981年开始,中国已经出现规模小、商品种类少、价格昂贵的中小型超市。外资超市入华冲击百货商店的同时,却也刺激了中国本土大型商超的成立与发展。在当时,本土超市都把家乐福、沃尔玛当作零售界的“黄埔军校”。
在深圳,44岁的何金明辞去深圳金属交易所总经理的工作,在南山区开了一家超市取名人人乐,3个月后就遭遇家乐福的3km狙击,何金明连续37天蹲守在家乐福店里,写了400多页的销售心得,成功抵住了家乐福的冲击;
在福州,原先做啤酒代理生意的张轩松和张轩宁兄弟,在永辉大厦下面开了家超市,取名永辉超市,面对外资超市的竞争,张氏兄弟从福建省推行的农改超(农贸市场超市化运作)政策中找到机会,选择以生鲜为突破点,打造了延续至今的“永辉模式”。
在北京,从斯坦福大学博士归来的张文中,回国后创办卡斯特信息技术公司,研发了一套超市POS系统,却尴尬地发现全中国也没几家像样的超市,于是决定自己创办一家,一年后销售额便达一亿元,这就是后来的物美超市,此后张文中全心投入超市行业。
在湖南,食品业务员王填辞职下海,利用国企改革过程中休克的商业资源,改造废弃的市场、吸纳下岗工人,开出了第一家步步高超市。
但相对于欧美超市的发展是信息化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变革,绝大多数中国超市更多依靠的是廉价的土地、人口红利,以及对超市表层销售方式的学习。它们用有限的科技投入,乘着中国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基本盘,在大浪中“裸泳”了十多年。
在美国,沃尔玛1983年就花费2400万美金发射了商用卫星,并持续投入7亿美元,1987年就建成了计算机卫星通讯系统。通过卫星网络,沃尔玛总部可以在1小时之内对全球10000多家门店每种商品的库存、上架、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。
90年代,沃尔玛建成了近20个配送中心,每个配送中心占地11万平方米,配以传输带、自动补货系统、激光识别系统等先进的信息化系统,其配送成本从20世纪70年代初占销售额的3%降到1.3%,而竞争对手一般在5%。
乔布斯曾经说过,如果全球的IT企业只剩下三家,那一定是微软、Intel和戴尔,如果只剩下两家,将只有戴尔和沃尔玛。而反观中国超市,大多数连锁经营并未发挥出相应的规模优势,形式背后并不具备超市的技术内涵,这为下一次降维屠杀埋下了伏笔。
2010年起,随着土地、人力成本的上涨,和前所未有竞争对手的出现,整个超市业态就像失去动力系统的火箭,增长几近停滞。
据中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,2011至2016年,我国百家重点线下零售企业(包含超市与百货等)增速从22.6%跌至-0.5%,其中2014年我国线下零售行业共关店200家,堪称历史之最。
而当超市行业还没有从辉煌到谷底的跌落中回过神来,他们如同卡哈马卡战争中的印第安人一样,浑然不知,零售世界已然变天。
无差别打击,零售机关枪时代
2013年春,“零售西南王”王填,打开浙江卫视马云做客的《与卓越同行》首期节目,来来回回看了5遍。
在节目中,马云侃侃而谈:“传统零售是冷兵器时代,互联网是机关枪时代”,“旧世界将崩溃,新世界将建立,不为消费者改变自己,你会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在这之前,王填是坚定的电商“讨伐者”,他曾多次公开表示不碰电商,在2013年“两会”期间,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还建言国家对电商征税。但这一次,他感到“震惊、惊讶,无法不认同。”
回顾历史,事实上,零售的冷兵器与机关枪时代,就像两个并列运行的平行宇宙,他们的起点并没有相差太远。
1999年元旦过后,当永辉超市在福州外资超市的夹缝中求生时,福州工程师王峻涛来到北京。他时任北京连邦软件公司福州分公司总经理,正筹划建一个中国从没有过的新鲜网站。
此时,大洋彼岸的亚马逊已上市两年,市值从上市时的4.38亿美元暴涨至250亿美元。1999年5月,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平台8848诞生。
但8848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,王峻涛空留一个“中国电商之父”的名号。他曾提出电子商务的“三座大山”:一是当时中国网民只有400万人;二是配送难;三是网上支付难题和远距离购买的信任危机。此后中国电商的发展历程,正是一幅将这三座大山一一挪开的图景。
2003年淘宝成立后,同样面临着网上支付的信任问题,为此淘宝开发了一个担保交易平台,对买家支付的资金进行托管,在买家确认收货无误后再支付给卖家,这便是后来的支付宝。
在初步解决信用瓶颈后,淘宝意识到支付宝不应该只限于此。2014年12月,支付宝从淘宝分拆,成为独立的支付平台。到2010年,第三方支付已经发展成熟,5月中国人民银行为支付宝、财付通等27家公司颁布第三方支付牌照。至此,支付难的大山彻底跨越。
而在此前一年的2009年,淘宝商城刚分拆出来,为了拯救当年业绩平平的淘宝商城,刚上任淘宝CFO的张勇想到一个点子:在光棍节11月11日搞一场促销活动,内部代号“妖怪”。
最终,“妖怪”活动创造了5200万的销售额,同时也开辟出一个巨大的物流市场,虽然仅有27家商户参与,但一天内却产生了26万个快递包裹。到第二年,这个数字飙升至100万件,第三年2200万件,快递爆仓第一次成为新闻热词。
但马云始终不愿意自己办快递公司。2013年5月,在更高的维度上思考了物流产业之后,阿里巴巴宣布与几家快递公司合资成立了“菜鸟网络”——甚至还回避了物流这个词。
此后,菜鸟逐渐构建起一张高效的物流网络:
雷达系统用数据更合理地调配运力,数字化平台物流宝让全行业的数据互联互通,仓储管理系统(WMS)“大宝”将订单生产的效率提高15%,电子面单和智能分单系统提升人工分拣环节的效率;机器人进仓库促使仓储智能化提速。
到如今,“快递爆仓”已成为过去式,电商物流速度的提升,每位消费者都能清晰感觉到,配送难的大山也被跨越。
而十多年间,中国网民数量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增长,据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截至2019年6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8.54亿人,互联网普及率达61.2%。
2019年,刚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,天猫的销售额定格在2684亿,较十年前的5200万,增长了5161倍。据国家统计局,2008-2017年,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从1251亿元,增长至71751亿元。
在电商这一幅绚丽崛起图景的另一面,是超市行业的继续跌落,麦德龙退出中国,沃尔玛几经关店波折,家乐福于今年6月48亿卖身苏宁,“集体败退中国”已成外资超市的定调;
外资败可退,而本土超市则退无可退,面对人人乐的持续亏损,功成身退的何金明宣布复出,然而人人乐已经站在了退市边缘,新一佳于2017年倒闭,其创始人“铁娘子”李彬兰被一万元悬赏通缉,腾讯入股永辉,阿里收购大润发,“零售陆战之王”黄明瑞发出著名的一叹:
“赢了所有对手,却输给了时代。”
到2017年底,网络零售额占整个零售业态比23.8%,超过标准超市成为第一大业态。
一起一落中,曾经领先的超市业态遭遇了无差别打击,经济、土地、人口多重红利烟消云散。这场完全由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业态变革,成为了一场更加彻底的降维屠杀。
如今在你足不出户就可浏览亿万商品背后,在淘宝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购物体验背后,在300万快递员为你保障三日达、次日达背后,云计算、AI、大数据、机器人等崭新的技术因子无处不在......
然而历史总是押韵,看似生龙活虎的电商也有它的苦衷。
李佳琦背后,电商的流量焦虑
2019年双十一,当天猫销售额定格在2648亿的时候,李佳琦直播间的观看人次定格在3682万。此前据阿里巴巴高级副总裁钟天华声称,保守估计,李佳琦今年双十一的引导成交额将超10亿(后无披露实际数据),这一数字,是2010年双十一全天的销售额。
据淘宝直播官方数据,双十一当天,淘宝直播引导的成交额近200亿,超过10个直播间引导成交过亿,一半以上的天猫商家用淘宝直播带货。
这些数据只是电商直播所展示出来的冰山一角。事实上,水面之下,一个以直播带货为中心的新的零售生态链已初现雏形。
浙江义乌,北下朱村慢慢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“中国网红直播村”。
一幢房、四层半是这里的标配。最上面半层住人、三层囤货,底下一层是直播间。在这里,商家可以在产品走红的第二天就提供出40万单的供货量,其中的秘诀在于,集商品流、信息流、物流、资金流于一体的强大供应链。
北下朱村距义乌国际商贸城2.2公里,是直播带货的天堂。在这个“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”中,8万多个商铺集中了全球80%以上小商品;在物流环节,这里有近百家快递公司入驻,快递费用低廉,据国家邮政局数据,2019年上半年,义乌的快递量高达23.64亿件,排名全国第二。
强大的产业基础吸引了一批技术公司入驻,它们通过AI、大数据等手段挖掘用户行为数据,为网红们提供爆品预测。除此之外,北下朱还诞生了专业的主播培训机构。据浙江日报报道,这些相关从业者的总数已有2万人。
星星之火,正在燎原。据新闻媒体报道,著名的“中国休闲服名镇”广东省沙溪镇,也在建立专门的服装直播基地,复制北下朱模式;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开发区新建了5万平米的网红大楼,欲打造100间企业主体的直播间;京东、拼多多也有不同方式的试水。
淘宝总裁蒋凡曾公开表示,“能实现一场直播百万人观看,上亿成交额的成绩,已经不是点缀,而是未来商业模式的主流。”
历史的钟摆似乎又摆动了。2016年,阿里云栖大会上,马云提出新零售,“未来的十年、二十年,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,只有新零售。”
2016年至今,无人货柜为代表的无人零售,盒马鲜生为代表的生鲜零售,李佳琦为代表的直播带货,花样百出的“新零售”革命一浪又一浪。
“新零售”背后,反应的是电商的流量焦虑。
在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后,电商正在逐步接近天花板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从2010年到2016年,全国网上零售额的增速从96.9%下降至26.2%,据京东财报,2018年京东的单用户获客成本高达1503元,2015年这一数字为134元。
“新零售”更像是流量危机下的一场电商自救,新鲜有余,新意不足。
新零售,个性化时代
以上的直播带货模式,正是电商通过新的方式吸引流量;另一种方式是继续向线下要流量,这包括收购或入股线下零售企业、在品类上开拓未被在线化的“处女地”。
2014年起,阿里就通过收购、入股等方式相继收编了银泰百货、三江购物、新华都、百联集团、高鑫零售(大润发、欧尚)、苏宁等线下零售企业,腾讯也通过入股、战略合作等方式收编红旗连锁、永辉、家乐福中国、步步高、海澜之家等。
如果从品类的视角看电商发展,过去十多年,电商相继对图书、服装、3C电子等易于标准化的品类实现了在线化。低垂的果实摘完了,如今,电商开始向“难啃的骨头”发起进攻。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7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元,其中电商占比约为25%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还有75%的巨大线下零售市场未被开拓。
生鲜首当其冲。据智研数据研究中心,2018年我国生鲜市场规模1.91万亿,其中被电商渠道分流的只有3%左右。
生鲜具有高频、刚需的特点,但其难啃之处在于,高损耗、非标准、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、即时性要求高。2015年,张勇与侯毅数十次碰撞,“密谋”盒马鲜生,“关键是线上毛利能否覆盖物流成本”,为此他们设计了三个关键业务指标:
1.线上收入大于线下收入;
2.线上每天的订单要实现5000单以上;
3.3公里半径内,实现30分钟送货。
三个指标造就了盒马鲜生“超市+餐饮+电商+物流”的模式。
超市+餐饮的门店,承担收集流量的任务,通过现场体验建立顾客的信任感,从而将方圆3公里内的流量吸引过来,达到线上收入大于线下的目的;
支撑3公里30分钟配送的,是毛细血管般的物流配送网络。在盒马鲜生门店的上方,铺设着一套全自动悬挂链物流系统,这套系统的运行精确到分秒:AI算法计算最科学的拣货动线、传送带以每秒一米的速度自动传送,整个拣货过程用时三分钟;
拣货到仓后,还有一套智能履约集单算法,基于线路、时序、区块、客户的真实需求、温层智能匹配、调度订单,3公里的配送半径意味着无需冷链运输,这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,还能及时响应。
2018年9月,盒马首次披露运营数据:开店1.5年以上的门店单店坪效超过5万元,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80万元,线上销售占比超过60%,均远超传统超市。
直播带货与盒马鲜生两种方式殊途同归,都引发了中国零售新的结构性变化——如果说超市与电商更多集中于零售前端营销方式、销售方式、支付方式的变革,那么“新零售”则是后端物流、仓储、生产的更加精细化,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消费者。
盒马鲜生精确到秒、分、3公里的物流网络,是为了消费者在家吃生鲜的需求,直播带货更靠近商品的生产地,小批量、多批次的柔性化生产方式,取代了传统模式的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,一切以消费者为驱动。
刘强东在《第四次零售革命》中也提出了新零售的这种特点,他将其概况为从“大众市场”到“人人市场”:“过去的零售瞄准的是大众市场,提供的是批量商品。未来的感知技术赋予我们洞察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能力,我们通过连接外部资源灵活地实现个性化需求。”
“C2M模式”也体现出了这样的趋势。大数据技术将客户碎片化、零散的个性化需求连接起来,然后将这些信息整合,以可操作的形式提供给生产厂商,在保证生产厂商生产规模的基础上,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。
在传统的供应链体系中有一种“牛鞭效应”,即从零售商层层反馈到制造商的数据,像甩动的牛鞭一样逐渐失真,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庞大的库存积压。C2M模式下,中间环节被尽可能缩减,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商品的同时,也能减少相关成本和库存。
随着大数据、工业自动化的日趋成熟,C2M模式的发展已确定进入了一个临界点:
2019年双十一,京东宣布未来3年将累计发布1亿种C2M反向定制产品;
12月2日,在天猫和淘宝的新一轮组织升级中,悄然出现了C2M事业部;
12月10日,拼多多副总裁井然宣布其C2M模式的“新品牌计划”累计推出了1800款定制化产品,订单量超7000万单。
巨头入局,零售变革的新方向越来越清晰。对于那些无法完成从传统B2C、C2C向C2M跨越的电商企业来说,等待他们的将是未知的命运。
尾声
历史可以二维化成书中、媒体上、网页上冷冰冰的数字与叙述,但现实的维度更加丰富。
无数的“张秉贵”们、“黄明瑞”们、工程师们、“李佳琦”们、快递小哥、货车司机,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、义乌小商品厂商,用自己的血肉书写了中国零售的历史变迁,从单调到繁荣、从模仿到超越。
在《三体》中,太阳系的二维化意味着全盘覆灭,而在零售的多维空间中,他们或是与新业态共生共存,就像高铁、汽车和无人驾驶智能车共行在同一条道路;或是成为新维度中的一分子,成为高维形态中的骨骼、血脉、神经系统。
当产业历史的画卷就这么鲜活的展示在我们面前时,我们却很少会想到,这短短的几十年竟是怎样的沧海桑田。
参考文献:
1.《三体》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08
2.《零售革命》 李飞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8
3.《富甲美国》 山姆.沃尔顿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5
4.《第四次零售革命》 刘强东 财经
5.《从美国超市发展史复盘沃尔玛》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
6.《新零售变迁的机遇》 泰合资本管理合伙人 胡文钦
7.《新零售:一场势不可挡的效率革命》 刘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