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题为“我就发一段十三号室的叫声”的微博视频,让曾因开设“网戒中心”而引发争议的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(简称“临沂四院”)重回舆论漩涡的中心。随后,临沂市卫计委回应称,网传视频信息明显不实,视频中提到的“十三号室”为“心理康复一病区”第十三号房间,是收治精神病人的抢救室。一时间,“网瘾”和“网游”成为热议话题。
“恶魔”仍旧在人间
时间追溯到2006年,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成立了“网络成瘾戒治中心”(简称“网戒中心”),杨永信任主任。在那个互联网刚刚普及的年代,“网瘾”成了叛逆期少年的一大问题,就在家长们走投无路之时,杨永信以网瘾少年救世主的姿态,降临在了大众面前。而被杨永信所吹嘘的神迹般的“矫正疗法”,不过就是通过电击让接受治疗的孩子们屈服、顺从而已。
实际上杨永信所使用的“电击疗法”,在医学界被称作“电休克疗法”,一般用于患有难治性重度抑郁症和狂躁精神病患者。可这些所谓的“网瘾少年”,真的得了重度精神病吗?并不是,他们之间很多人只是比一般人多花了一点时间面对电脑罢了。医学上对于“电击疗法”的使用也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,因为电击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,还会造成记忆丧失、智力降低、脑部受损等副作用。而杨永信在进行电击治疗时,不仅没有对孩子们进行体检和麻醉,更是随意控制电击的电量,毫无科学依据。
2016年,临沂市网戒中心被卫生部门叫停使用电击疗法,网戒中心才被正式取消。直到今年“十三号室”里再次传出男孩痛苦的惨叫声,人们才意识到,很多事情其实根本没有改变。
网游并非“洪水猛兽”
游戏和电竞一直不被归类为青年的主流文化,起码,不被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这样归类。一旦“沾染”网游的孩子,就会被定义为患上“网瘾”。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,当我们的生活早已经被互联网所填满时,“网瘾”这个词才渐渐地淡出我们的视线。其实,网游并非天生就是洪水猛兽,其危害在于“沉迷”。一些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长期沉迷游戏,导致学业荒废,甚至还有人沉迷游戏分不清虚拟和现实而跳楼死亡。于是社会开始对网游充斥着排斥、警惕的愤懑情绪。
长久以来,与网游同样一直饱受争议的还有电子竞技,绝大部分人认为电竞就是打游戏。其实,游戏和电竞是两码事。第一,基本属性不同,网络游戏是娱乐游戏,电子竞技属于体育运动项目。第二,电子竞技有明确统一的比赛规则,最大特点是严格的时间和回合限制。而网游缺乏明确统一的比赛规则,没有时间和回合的限制,容易使人沉迷。第三,电子竞技比赛是运动员之间秉着公正公平的体育精神的竞赛,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和体力对抗,决出胜负。而网络游戏主要是人机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,不一定需要人与人的对抗来评判结果。这也是电子竞技有别于网络游戏的主要不同。
正确引导,规范教育
近年来,无论是主流媒体对电竞的正面报道越来越多,还是电竞游戏获批成为亚运会的正式项目,电竞才被社会各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。再到近日全球英雄联盟S8总决赛的赛场上,中国战队IG以3:0的成绩横扫欧洲FNC,夺取S8全球总决赛冠军,也让愈来愈多的人关注到电竞行业以职业电竞选手。职业电竞选手的兴起,让电竞教育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浙江网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网竞科技”)针对电竞教育领域,以“教育+产业”牵头成立了电竞人才教育基地,在电竞产业人才需求日渐紧迫的情况下,联合全国36所院校开设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、电子竞技专业培训班。开设电竞海外游学夏令营、冬令营、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各类线上线下电竞教育平台。致力于专业化培养电竞职业人才、海归人才,发掘有潜力的电竞专业英才,同时将人才引入电竞俱乐部、电竞战队孵化团队等进行深入培养,为输送职业电竞选手储备坚实的人才力量。
除此之外,网竞科技还积极组织公益教育活动,开设青少年防沉迷讲座、培训班等,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实施网络素养教育,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游戏观,发挥主观能动性,正确使用网络、获取信息、创造价值,而不是被网络所牵制,从而降低青少年沉迷网游的可能性。
不论是游戏还是电竞,在正名这条道路上依旧任重道远。这就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共同努力,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。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方面,把防沉迷措施作为标准配置,是国内外各大游戏开发商应有的责任意识,需要用实际行动来推动游戏、电竞行业健康发展;另一方便,相关监管部门、学校、家庭等主体都需承担起相应责任,做到有效管控和正确教育,才能让互联网塑造正面健康的形象,从而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。
放眼全球,社会责任的履行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。在当今的世界各大互联网公司中,都或多或少地有着对于网络游戏的责任监督和行动措施。在未来,网竞科技将持续在电竞教育中担起高度的社会责任和义务,积极引导大众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并结合良性教育,以规范性电竞人才培养孵化为首要目标,同时投身公益教育事业之中,为未成年人良性上网保驾护航,营造规范的互联网发展秩序,推动游戏、电竞产业的健康发展。